学部新闻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部新闻 > 正文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总体部署,强化危险化学品与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提升师生安全防范能力,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联合生命与食品学部于5月15日组织开展实验室安全专题培训及专项应急演练活动。此次活动邀请全国检验检测认证职业教育集团实验室安全专委会专家屈文军老师,以"实验室化学品与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和"实验室危险废物与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演练"为专题,通过理论培训、案例剖析、实操演练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帮助实验室安全员及一线实验人员提升了实验室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学部资产与实验室全体教师和研究生代表参加了培训和演练。

在实验室安全教育环节,屈文军利用播放视频资料列举了全国高校实验室典型的实验室化学品和特种设备安全事故案例,并从设备操作失误、危化品违规存储到应急预案缺失等维度展开深度剖析,揭示了安全漏洞对实验室安全的潜在威胁。通过还原事故场景、复盘操作流程、解读技术规范,参训师生深刻认识到"安全无小事"的内涵。在化学品管理板块,培训重点聚焦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机制。针对当前高校实验室普遍存在"化学品底数不清、流向不明"的痛点,培训系统讲解了从采购验收到报废处置的全流程管控要点。他特别强调《危险化学品目录(2022版)》的贯彻执行,要求建立"一品一档"信息库,实施双人双锁制度。在安全储存环节,演示如何根据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要求分类存放,重点讲解了腐蚀性、氧化性试剂与还原性物质的分区规则。针对危化品泄漏处置,现场模拟了酸液泄漏的应急处理流程,演示吸附材料使用、防护装备穿戴及中和剂选择等关键技术。在特种设备管理模块,培训围绕气瓶和高压灭菌器两大重点设备展开。针对高校实验室气瓶使用乱象,专题讲解了气体泄漏检测仪使用规范、压力表定期校验程序,演示了防回火装置、单向阀等安全配件的安装要点。高压蒸汽灭菌器专题培训则聚焦《特种设备安全法》的关键条款,详解注册登记、定期检验、操作资质等法定要求。培训着重强调灭菌器操作前的安全检查清单,涵盖密封圈完整性、压力管道阀门状态、安全联锁装置有效性等20项核心指标。

在培训会上,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副处长薛小鹏指出,自我校学部制改革以来,生命与食品学部实验室涉及多个学科,实验室风险点种类和数量较多,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中仍然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学校开展系列实验室安全教育活动是推进《实验室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贯彻“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理念的具体体现,有助于我校落实实验室安全管理要求,进而提升实验室整体安全管理水平。生命与食品学部党委副书记、副部长蔡正云强调,学部要持续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提升应急处理能力,为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筑牢实验室安全防线。

随后开展了实战演练,在演练环节中,设置"实验室危险废物泄漏"和"化学品突发事故"双场景。演练模拟有机溶剂泼溅应急处置,参训人员按预案分工执行泄漏隔离、人员救治、污染清除等操作。重点考核个体防护装备规范穿戴、吸附材料科学配置等实操技能。化学品泄漏事故演练聚焦"反应体系失控"场景,参训团队需在事发后迅速内完成断电、疏散、围堰设置、中和处理等操作。考评组从风险评估、信息通报、现场指挥等维度进行量化评分,针对演练中暴露的通讯不畅、应急预案不完善等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今后学部将持续完善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推动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向更深层次发展,推进实验室更加科学规范化管理。

上一篇: 镇江市第十七批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科技镇长团来学部开展交流座谈

下一篇: 生命与食品学部联合生命科学学院赴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调研访问